谦让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,我们每个人从小便被教导要礼让他人盛康优配,因此,孔融让梨的事迹在我们小时候几乎人尽皆知。但是随着时间飞逝,我们似乎没怎么关注过这位儿时榜样成长后的人生轨迹。因此很多朋友可能不清楚,他步入仕途之后,曾先后与董卓、曹操起过摩擦,最后更是死于曹操之手。
孔融少时便有聪慧之名,他十岁那年,随父亲前去洛阳,恰逢当时朝中重臣李元礼在家中设宴,当时他想去参加宴会,但是没有请帖。于是在门口被人拦下时,他从容不迫地说:“我与你家主人乃是故交”。
李元礼听完下人禀告,以为真是哪位故交,当见到是个稚嫩孩童时,顿时觉得十分有趣,但他没有失礼,而是笑着问他为何自称是自己的故交。面对来访的众多宾客,年幼的孔融镇定自若地答道:“我祖上孔子曾拜在你家祖先老子门下求学,这样我们不仅是故交,还是世交呢!”听完这番话,在座宾客无不称赞他聪慧。
展开剩余68%长大后,他在司徒杨赐的扶持下做了司徒掾属,并在仕途上也保持了一贯的正直。面对同僚和下属的贪腐行为,他多次检举,这让他更受杨赐赏识,但也因此树敌无数。杨赐之后,他的下一个贵人是何进。当时何进因为姐姐成为皇后,于是沾了姐姐的光成为大将军。当时杨赐让他代自己去向何进表示祝贺,结果他却因何进府上下人怠慢而当场拂袖而去。当时何进的下属都十分生气,想杀了这个不懂礼数的腐儒,好在最后一个宾客劝住了何进,并说他名扬在外,不如将他招揽到麾下,进而向天下贤士表明自己求贤若渴的态度。就这样,孔融成为了大将军掾属。
之后,随着汉灵帝去世,朝堂与天下大乱,乱局中何进身死,董卓成功上位,把持了大权。而他想要废少帝的心思被孔融洞察,因此二人总是针锋相对,久而久之,董卓想出了一条毒计,那就是让孔融去镇守北海。那里黄巾军十分猖獗,孔融一个文人,必定死在乱军之中。后面事情的发展也如董卓所料,孔融到北海后,虽然安民教化,聚兵讲武,但没有作战经验的他还是吃了黄巾军的亏,后来被围困时,还幸得太史慈与刘备相助才化险为夷。但靠外人撑得住一时、撑不住一世,最终他还是被袁谭打败,没能守住北海。
好在汉献帝知晓他忠孝之名,将他重新征召入朝,封官少府。而此时的丞相正是曹操,以孔融的脾气秉性,不难想他肯定会与曹操起一些摩擦。但曹操并非董卓,对于平时他的一些讥讽与刻薄并不太在意,直到他向献帝提出要限制诸侯的权力与势力范围时,曹操才对他动了杀心。
后来,曹操一直在抓孔融的把柄,给他安了“欲图不轨”、“诽谤朝堂”等一堆罪名。后来曹操为报父仇,攻破徐州后大肆屠戮,孔融于心不忍,于是发表了一番”养恩大于生恩”的言论,用来反对曹操这种为血亲大肆复仇的行为。结果又被他扣上了一个不孝之罪,最终数罪并罚,孔融被满门诛杀。
等到一番屠戮之后,孔氏满门全部被杀,仅剩两个幼子。为断后患,曹操亲自去找这两个孩子,没想到这两个孩子居然就在院子里自顾自玩耍,丝毫没有要跑的意图。曹操十分不解,于是问他们为何不跑,孔融9岁的幼子回答说:“覆巢之下,安有累卵”,接着慨然赴死,面无惧色。而这句话后来也被世人奉为至理名言,只是很多人都没有想到,这句话竟然出自于一位孩童之口。
不得不说盛康优配,孔融的子女也和他一样聪慧勇敢。有人说,他虽然有才华,但不够有远见,否则不一定会落得这个下场。但是,凭借对汉室的一腔忠心热血,能把坚守做到这个份上的,又有几人呢?
发布于:天津市钱生财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